英明國中防災教育的亮點在於導入生成式AI、Canva設計平臺與LoiLoNote互動工具,讓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防災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創作與思辨。課堂中,學生需運用資訊素養進行災害事件搜尋,依據官方網站資料進行事實查覈,並以AI產生貼圖或手繪圖像,再結合自創的防災標語製作宣導素材。這樣的活動不僅訓練學生解決問題與設計思考的能力,更培養其判讀資訊真偽與媒體訊息的識讀素養。 此外,課程針對臺灣常見的七大類天然災害進行探討,包括氣象、海象、洪水、地質、地震、農業及森林災害。學生透過分組合作與專題搜尋,加強對各類災害的理解,並在簡報與互評中深化同儕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學校也強調科技與法律的界線與倫理,如AI創作中著作權歸屬的討論,使防災教育不僅止於知識的傳遞,更延伸至社會責任與公民意識的培養。 綜合而言,英明國中的防災教學不僅實踐素養導向課程精神,更彰顯科技整合與媒體識讀在防災教育中的應用潛力,為學生建立面對災害時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培養能思辨、會表達的未來公民。
112年進階(科技創新獎)
113年進階推廣案(績優)
防災課程
課程設計兩節課為主,以講述、實體操作及分組討論為教學模式,簡要說明如下: 1.統一講解課程,以地震災害種類為主,並佐以0403花蓮大地震為引導暖場,提高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 2.課程工具以平板頭盔為輔助工具,其使用及說明方式,示範組進行演練供學生有操作畫面。 3.分組模擬後,進行同儕之間的討論,涵括課程中操作的議題像是依學校或家中需備妥防震包的內容不完全相同,以及身心障礙與懷孕者該如何進行地震演練等探討。
《113學年度防災進階推廣校園授課教案》內容,學校展現出獨特的防災教育特色,特別結合「科技資訊應用」與「媒體素養教育」,打造出兼具創新與實用性的教學模式。
鄰近校園或推薦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