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_url
Introduction

計畫簡介

計畫簡介形象圖-一群小孩頭戴防災帽坐在操場演習

臺灣因同時暴露在地震、颱洪和坡地等天然災害風險之下,面臨災害威脅居世界之冠,加上近年全球氣候變遷急遽影響,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日益增加,洪澇災害頻率、規模與損失之廣度、深度均有加大的趨勢。參酌國外經驗及1995、2005二屆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宣言、兵庫行動綱領與仙台減災綱領內容可知:要做好防災工作,除需配合環境特性,加強防災工程與管理措施外,最重要是透過多元教育,使民眾能夠對防災有正確的認知,培養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俾強化災害應變能力,以提高社會整體抗災能力。


本部為提升師生之防災知識、態度及技能,並藉由人才培育、教材研發逐步導向落實在地化防災校園之建置,擴大形成防災校園網絡,自民國92年開始邀集具有災害防救經驗之學術機構,持續推動「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92-95年)、「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96-99年)、「防災校園網絡建置與實驗計畫」(100-103年)、 「學校防減災及氣候變遷調適教育精進計畫」(104-107年)等防災教育深耕計畫。經過16年的努力,架構完整防災教育推動運作與支援機制,發展多樣在地化防災教學課程與各式教材,建立防災種子師資人才培育機制,深耕防災校園建置基礎並擴大宣傳成果,訂定成效評估機制並確認學生防災素養提升之變化,成果豐碩。


自民國108年開始,為了在既有的豐碩成果上徹底轉變學校師生的防災教育觀念,啟動「建構韌性防災校園與防災科技資源應用計畫」(108-111年),參考國際各國防災教育推動趨勢與作法,推動「以判斷原則的教育取代標準答案的訓練」與「讓防災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之概念,並從情境思考、緊急思維與災害心理來建立校園災害管理評估體系做為推動防災校園核心架構,再透過研訂妥適的實施策略,進行防災教育人才增能培育,結合防災科技資源與創新研發推廣防災教育,強化學校面臨單一自然災害或複合式災害後調適與回復能力;同時,藉由制度修訂、計畫推動及資源優化與串聯等面向進行重點整體設計、連結,以完善法令修訂、政策規劃、人才培育、組織建構、課程發展、校園建置、科技應用、知能推廣及資源整合等防災教育體系之一體化,希冀建立學校耐災能力,落實「安全的學習設施、學校災害管理、降低風險與耐災教育」等防災教育推動政策目標,達成「建構韌性,防災校園」之防災教育願景。


防災校園計畫時間軸
回到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