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防災校園特色: 1.從傳統知識認識面對天災應有的態度與作為:由校本課程四大主題中「生命之源」、「逐河而居 」、「山河之戀」、「夢想運河」中,發展「排灣族防災教育學園」的課程方案,透過跨科學習的方式,將傳統防災模式與現代知能結合,進而培育師生防災素養的理念。 2. 將校園建置成符合真實情境的教學場域:讓學生可以先在校學習,然後再去山上實踐的教學模式,是本校最具特色的課程。 3. 傳統防災知識運用在生活中的智慧:為因應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利用傳統的防災知識學習解決所面臨的困境。學生表現出在情境中,能夠順應自然以及主動解決問題的態度,也展現出傳統防災知識,在現今該如何智慧的利用。 4. 融入課程創新防災歌與科學實證透過部落地圖的探討,了解祖先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細緻觀察,知道怎樣是適合居住,或是一個地方曾經發生過的災害(識災),進而能夠避開生態敏感或是不安全的環境(避災),即使遇到災害,也知道如何利用自然環境和生活技能將害減到最低(減災)。更重要的是將這些經驗作為學習教材,並且重新調整知識與態度以適應未來的生存環境。
107年第二類(績優)
108年進階(績優)
109年進階(合作共進獎)
110年進階(營運深耕獎)
111年進階(防災種子校園)
112年進階(優選)
防災課程
教導學生如何利用地形地物製作記號以利指引方向/學習如何利用身邊可以取得的物品取得水源以及過濾水源避免飲水不潔造成不適(照片呈現在部落場域進行課程操作,可在校園內進行簡易體驗)
教導學生如何利用對物質的了解升起又白濃的狼煙以利傳達訊息/學習基本升火能力及利用周邊材料架設野炊設備(照片呈現在部落場域進行課程操作,可在校園內進行簡易體驗)
教導學生利用地形地物搭建避難空間(照片呈現在部落場域進行課程操作,可在校園內進行簡易體驗)
設陷阱
透過課程去體驗現代山林生活,並藉由訪問在地居民,探討牡丹水庫建置前後,傳統領域與生存方式改變的因果關係,了解傳統領域的發展歷程與影響。連結到世界環境議題,進而提出自身對土地的想法與態度。(為本校校訂課程,不開放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