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_url
2024防災教育花路米第3期
2024.11.26

2024防災教育花路米第3期

防災教育花路米電子報自2017年發行至今,已走過7個年頭,小編考量現今大眾的閱讀習慣,本期電子報以淺顯易懂的撰寫方式,將常見災害的基礎知識,從冷知識、史料撰述、延伸問題等多元面向切入探討,以期將防災意識融入大眾生活。

本期重點著重於臺灣往年經常發生的災害:颱風。颱風為熱帶氣旋的一種,主要形成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區域,當海水溫度超過26.5°C時,大量水氣蒸發,形成低壓系統,隨著地球自轉效應和大氣環流的影響,低壓區域逐漸增強,最終發展成為颱風。颱風來襲時,常伴隨強風暴雨、洪水、土石流等災害,對我們的生活和財產造成巨大威脅。儘管如此,我們卻對颱風來襲早已習以為常,反而降低對其潛在危險的警覺性。

本期電子報期以5篇深入淺出的文章,談論你可能不知道的「颱風」。首先探究颱風成因、可能帶來的後續災害及應變措施,加深民眾對颱風災害的認識和防範措施;接著盤點臺灣史上影響甚鉅的5大颱風,以具體災害實例了解颱風的危險性、破壞性以提昇防災意識;再者,今(2024)年7月25日凱米強颱自宜蘭登陸,2006年亦有名為凱米的颱風曾經登陸臺灣,為什麼會有重複的颱風名稱呢?一次搞懂颱風命名規則。而理應處於颱風活躍地帶的臺灣,2019年至2023年期間近4年無颱登陸,原因是什麼呢?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最後,以文化角度切入,且看臺灣傳說及西方神話如何描繪颱風。

章節

〔目錄〕
中英文摘要
颱風怎麼誕生?如何提前整備?
颱風名從何而來?一次搞懂颱風命名規則
如果沒有颱風,會對臺灣造成什麼影響?
從臺灣傳說到西方神話:神話傳說究竟有多神奇?
回到上方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