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大武國中於本年度首度推動「防災教育進階學校」計畫,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實踐在地化、多元化的防災教育。透過系統性的教學與活動設計,落實師生防災意識的培養,強化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與社區連結,打造更安全、具韌性的學習環境。 在本計畫中,大武國中辦理了全縣防災觀摩演示活動,完整示範防災演練流程,涵蓋地震、火災及疏散避難等情境,讓與會來賓與師生了解實際操作的細節與重點,提升演練效能與災害應對知識。 此外,學校亦充分利用學藝展、運動會等校內大型活動平臺,將防災知識轉化為具互動性與趣味性的宣導方式,向學生、家長與社區民眾推廣正確的防災觀念,營造全民參與、全面學習的校園防災文化。 本區域曾在88風災中遭遇嚴重災害,成為本校在地防災教育的重要起點。本次也辦理「環境探勘與調查教師研習活動」,引導教師從在地歷史災害的回顧出發,實地踏查校區與社區周邊潛在災害熱點,了解地理與氣候條件下的災害風險。課程同時融合原住民族傳統智慧,認識其應對自然環境變化的方式,從中汲取在地防災文化的價值,拓展課程設計的視野。 透過上述活動,教師們重新檢視校本課程,思考防災教育如何自然融入各領域教學中,進而發展出具創意與在地特色的防災教案與防災卡牌教具,提升教學成效與學生參與度。 成果與收穫 在推動防災教育進階學校的過程中,大武國中獲得了以下幾項核心成果與實質收穫: 落實師生防災意識:透過多元演練與課程活動,讓防災成為日常教育的一環,師生能主動思考與面對災害風險。 改正錯誤防災認知與行動:透過專業導引與實際操作,釐清過往錯誤觀念,建立正確的應變步驟與安全觀念。 啟發教師課程創新:促使教師重新思考教學設計,激發融合防災教育與在地文化的課程創意,實踐素養導向學習。 大武國中將持續精進防災教育實踐,善用在地經驗與文化資源,深化師生的風險意識與防災能力,期望成為具示範效應的防災教育推動基地,為打造安全、永續的學習環境貢獻力量。
113年進階推廣案(入選)
防災課程
本課程設計卡牌以本校學區土地特性為背景,土地開發為情境,從真實情境出發、以力產生學習遷移,落實素養導向的教學,讓學生在開發效益與水保防災之間做出比較與思考,最後以經歷自然災害(隨機抽取不同災害卡牌)為結束,總結自己在剛剛開發手段中的獲利與降低災害承受力的風險,做出比較引發防災的思考,提升防災意識。
鄰近校園或推薦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