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校,防災教育以創新和生活化的方式推動,並強調學生的實際參與與經驗培養。學校設計了一系列互動式體驗活動,例如「模擬災害情境」和「防災小尖兵」,學生透過模擬地震、火災等情境學習應變技巧,並且練習逃生路線的規劃與判斷。此外,學校將防災教育融入科學、地理、健康等課程,學生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災害形成的原理與科學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校也透過專題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學習並實踐所學,增進防災意識。 在執行過程中,學校面臨的主要困難在於資源和時間的限制。由於防災教育所需的設備和維護成本高昂,學校在初期難以籌措足夠的資金和設備,尤其是在全校師生之逃生設施等方面。此外,防災教育的課程需與學科課程同步進行,如何分配教學時間成為一大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校積極向地方政府和家長會尋求資源協助,透過計畫補助和家長會的努力成功籌集到所需的資源。同時,學校也將防災教育模組化,安排於朝會、週會等時段進行,減少對常規課程的干擾。 期許此防災教育計畫能持續深化並成為學校的教育特色,使每位學生都具備防災意識與基本技能。具體建議包括:首先,加強與家長和社區的合作,透過家長志工和社區資源,共同參與和支援防災演練。其次,希望能建立防災教學資料庫,以影片、模擬教材等形式保存和傳承經驗,方便教師隨時調閱參考。此外,定期檢討並改進教學模式,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活動內容,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實際效果。
113年基礎(績優)
防災課程
透過超擬真的數次防災演驗,讓學生與教職員們都對於防災警鈴產生反射性的動作
鄰近校園或推薦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