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蘆竹區錦興國民小學是具有品德、活力、閱讀、藝文、生態的多元品牌學校。本校在建立學生防災意識的歷程中,每學年都會有固定的防震疏散演練,上學期是從教室疏散至操場,下學期則會演練從活動中心疏散到操場,或是於下課時間模擬震災來臨,學生該如何疏散到操場,演練完畢後,本校防災教育推行委員會也會召開會議,針對演練內容提出建議。同時也利用影片的宣導,讓學生理解災害的成因、災前準備、災中應變以及災後的復原,各班級都備有緊急避難包,以面臨不可預測之風險,保障學生生命安全。本校學務處團隊深入探究蘆竹地區,發現本區處於相對低漥之處,學校也確實常會在大雨後積水,故以學生身處最相關之「水災」為主題,設計五堂課的課程,分別是:「水災在身邊」、「淹水何處來」、「大水不成災」、「減災好鄰居」以及「防水大作戰」。防災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生活態度的培養,希冀藉由課程建立學生良好防災觀念,讓「日常防災習慣的養成」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環。
113年基礎(績優)
防災課程
利用3D災害潛勢地圖,讓學生知道南崁地區最易面臨的災害是水災,用GOOGLE地圖查詢海拔高度,讓學生理解南崁地區地勢低窪,最後設計學習單「錦底之窪」,讓學生去發掘學校容易積水的地方在哪裡。
教師說明水災的定義、類型以及成因,接著利用Loilonote軟體設計三大解謎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的合作模式解開謎題,並上臺呈現各組的成果,最後利用Kahoot!平臺設計問題,讓學生分組競賽,在腦力激盪的過程中,將今天的所學銘記於心!
讓學生理解臺灣的汛期為何,除此之外設計口訣,讓學生可以理解,在水災來臨前、水災來臨時、水災來臨後,三個時期該如何應變。其中在災前準備時,部分地區會有堆疊沙包的作法,因而設計「堆沙包我在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進而統整本節課的內容。
目前桃園市各行政區都有防災公園,蘆竹區的防災公園是光明河濱公園,距離本校步行僅5分鐘,於是安排實地訪查,讓學生了解防災公園內的避難設施或水資源設施,同時也請本地耆老跟學生解說南崁溪地理人文資訊以及公園內的防災功能,讓學生可以知道防災好鄰居就在你我身邊。
教學團隊設計桌遊「蘆竹防水大作戰」,讓學生理解規則後,進行分組競賽,在桌遊遊玩的過程中,建立學生的防災概念。隨後讓每一組繪製水災防治心智圖,並上臺發表。最後,導師歸納統整各組的意見,跟學生再次陳述防災的重要性,防災的概念不僅僅是存在於課堂中,而是要落實在日常生活裡。
鄰近校園或推薦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