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桃園後山的三光國小,因時常面臨颱風、豪雨帶來的土石流威脅,特別設計了「守山英雄」在地化防災課程。此計畫跨領域結合自然科學、雙語教學與原住民族文化,引導孩子們從認識到守護自己的家鄉。 課程的一大特色是運用3D雷雕地圖與戶外踏查,讓學生親身辨識環境風險;同時,學生也將製作雙語防災宣導影片,將所學化為行動。計畫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在地關懷、防災素養和雙語能力的部落守護者,傳承原住民族守護山林的文化精神。
113年基礎(績優)
防災課程
土石探查家/結合雙語及科學實作。學生先觀看影片,接著透過「迷你土石流」實驗,親手探究水量、坡度與植被等致災成因。最後,學生需運用英語句型發表與記錄實驗結論,從做中學,認識災害。 危機調查員/結合科技與在地知識。學生先用3D災害潛勢地圖網站查詢住家附近的潛在風險,再以雷雕機製作警示牌,並將成果標示在部落立體模型上,建立防災意識。 地形巡跡者/本堂課為戶外踏查課。學生根據地圖,攜檢核表實地觀察潛勢區的坡度與植被。返校後,透過討論歸納出風險特徵,並思考具體防災策略,將所學應用於家園守護。 急救設計師/本堂課結合雙語教學與實作。學生透過英語圖卡分類活動,學習辨識緊急避難包的必要物品與其用途。接著運用Canva發揮創意,設計出個人化的防災包。最後進行「防災包展覽會」活動,用英語分享設計,強化防災技能。 防災代言人/這堂課學生擔任「防災代言人」,拍攝雙語防災影片。並透過Cool English線上平臺練習英語腳本。最後實際拍攝,將成果貢獻給部落與校園,展現防災行動力。
鄰近校園或推薦場館